
硫磺着色原理?
不少果农朋友只知道硫磺可以杀菌,但不知道它其实还能促进着色,喷施硫磺,会使柑桔叶片、果实中乙烯较多,从而加快果皮细胞成熟,但是不能用普通的颗粒好大的那种硫磺,只有原材料为矿物质硫、颗粒小、工艺优秀的硫磺才能易混配,着色好。
而且也不能单喷硫磺,因为硫磺的效果是加快果实成熟,会使果实变黄,就达到成熟了,无法使柑橘果实进一步变红,还会造成果实成熟了变软。所以一定要搭配货真价实的成绩好虾红素使用,虾红素能进一步促进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合成积累,让果实变红!同时又具备极强的抗衰性抗氧化(护肤品里就有用虾红素的,抗衰老),保持果实硬度,不会轻易软果、早衰,延长留树保鲜期!
硫化染料通过还原溶解配成染液,形成的染色隐色体被纤维素纤维吸附,经空气氧化处理,使纤维素纤维显现所需颜色。
硫化染料染色的原理及工艺流程
一、染色的原理
全棉纺织品应用硫化染料染色的确很经济,而且色牢度也不错,但常会产生红斑、红条,需要返工,影响了产量和成本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
1、用好硫化碱(Na2S)
硫化碱是硫化染料染色不可缺少的主要助剂。硫化染料染色一定要按具体产品配上不同比例的硫化碱(50%),一般与染料(折成100%)是1:1,像硫化蓝也可配成1:1.5。它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染料的溶解与还原。有时使用的硫化碱不是红棕色,而成灰白色粉末,也一起加入了染浴。其实,硫化碱呈灰白色粉末状已经被风化,加在染浴中不仅不起溶解、还原染料的作用,相反会使染料过早氧化成为色淀,如水洗不净,就必然产生红斑、红条等染色疵病。
2、控制好染色工艺条件
实践证明,硫化染料的浸染不能按理论上的所谓80-85℃染色,尤其是硫化蓝、硫化黑。应该在加完染料和硫化碱以后,逐步升温至98℃,保温染色15-20min,然后停止加热;边染色边让缸内的温度降至80-85℃,继续染色20min左右,再边排液边进冷水清洗氧化。无论排除残液(热)和加入冷水,速度宜缓慢,不宜过快。这种先热后温的染色方法,既有利匀染,又有利染料的充分溶解和还原,能克服染色疵病。
3、染物要缓慢清洗
上面已经提到,染色后的织物不能一下子放在冷水浴中进行清洗。尤其像硫化蓝,染好后应从染浴中过渡到温和,甚至在含有一定还原剂的水中进行清洗,术语叫“脚缸”。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织物上的碱剂和还原剂充分净洗,而且有利于织物上染料的充分发色(氧化)。当然,对于一些难氧化的染料,如硫化蓝CV/3G、红棕GN、深棕等,在第2-3缸水洗浴中还应加入1-2g/L的过硼酸钠和双氧水促使染料充分氧化发色。
硫黄是酸还是碱,为什么?
单质的硫是中性的,但硫磺中都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硫,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,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:可以与水作用得到二氧化硫水溶液,即“亚硫酸”(中强酸),所以硫磺有酸性。
硫磺不具备酸碱性,呈中性。硫磺主要成分是单质硫,属于非金属单质,是一种淡***脆性结晶或粉末,有特殊臭味,别名硫、胶体硫、硫黄块。硫磺不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、醚,易溶于二硫化碳。主要用于制造染料、农药、火柴、火药、橡胶、人造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