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国24节气有哪些?每个节气有哪些民间谚语?
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,突出了24节气。24节是依据阳历的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创设的,反映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和冷热寒暑。24节气有首歌诀: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配以阴历就是:正月立春雨水,二月惊蛰春分,三月清明谷雨,四月立夏小满,五月芒种夏至,六月小暑大暑,七月立秋处暑,八月白露秋分,九月寒露霜降,十月立冬小雪,十一月大雪冬至,十二月小寒大寒。前者为节,后者为气。这里面有四立,是表示春夏秋冬的开始,二分是表示昼夜平分,二至表两极,一是昼长夜短最热时来临,一是夜长昼短,最冷时来临。两暑是最热,两寒是最冷,每个节气都是有喻意的。
关于24节气的谚语有许多,东西南北地域不同,同一节气,谚语的反映也有异,谚语有地域性,时间性,更有民族之不同,所以有关24节谚语非常多,是难以一一尽述的,现就略数一二吧。
立春:立过春赤脚奔。立春一日,百草回芽。
雨水:雨水到把树接。雨水前雷,雨雪霏霏。
惊蛰:惊蛰雷,谷雨雨。不到惊蛰蛙不叫。
春分:春分秋分,昼夜平分。春分麦苗起身。
清明: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清明姜谷雨秧。
谷雨:谷雨谷满田。谷雨麦怀胎。
立夏:立夏高粱小满谷。立夏三朝炒麦香。
小满:小满麦定胎。小满蚕麦熟。
中国是个农耕大国,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经验,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,便于生产活动,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。劳动人民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节气歌:
春雨惊春清谷天,
夏满芒夏暑相连。
秋处露秋寒霜降,
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上半年逢六廿一,
下半年逢八廿三。
日期一般是固定,
有时也差一两天。
根据节气,可以适时安排生产和生活,因此,人们还总结出了很多关于节气的谚语,有了谚语更便于生产和生活了。
一九二九,背起粪娄,三九四九,拾粪老汉沿路走,五九六九,桃泥挖沟,七九六十三,家家把地捡,八九七十二,修车装板,九九八十一,犁耙一齐出。哈哈,有意思吧,这是江苏一带流传的一首冬季节气《数九歌》。
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几千年的经验积累秸智慧结晶,二十四气的谚语又因地域差异而不同,我们河北邢台谚语有,春打六九头,二月二龙抬头,说明进入二月天气变暖万物复苏,谷雨前后种瓜按豆,清明小麦没老鸹,立夏麦挑起,就是说到了清明节麦苗的高度巳末过老鸹,而到了谷雨麦子巳开始打苞抽穗了,麦收黑一大堆,麦收明收不成,五月芒种麦不收,四月芒种见麦茬,也就是说芒种四上旬和下旬交节麦子会大丰收,要是在中旬交节此时月亮最圆最亮麦子则收成不好。要是四月芒种在芒种这天地里的麦子巳基本收完。要是在五月里芒种,芒种这天麦子则不熟,要等几天才能收。还有六月六看谷秀,六月立秋早收晚不收,七月立秋早晚一齐收,还有署伏莫种豆,署了伏就可以种过冬菜了,就有了头伏萝卜二伏菜进了三伏种芥菜的谚语。收秋了可以种冬小麦了就有了白露旱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应时,立了冬麦不生的谚语,小雪砍***,不砍会冻坏,运有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。数九了,有九九歌,一年最忙的时侯是,秋口麦口腊月二十八九等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