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去新疆喀什支教,需要注意那些东西?
我在喀什几年,是改革后第一批打工潮,那时的工资一天不如现在的一瓶矿泉水,寒酸至极,八五年到麦盖县,确实看不懂这里人怎么生活,我们五连对我们外来人到连队包地落户挺照顾的,一切从优,干了三年,由于时区很乱,就回老家再没有去。
新疆是祖国西北边陲,自古以来,边陲各方面条件是比不上内地的,去支教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里准备:
一、长途跋涉的劳顿。新疆位于祖国最西边,而喀什又位于新疆的最西边,内地与新疆的往返路程在2000——4000公里,乘坐火车目前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,飞机票是比较贵的,你要做好至少坐20个小时火车的准备,如果你家是东部的,那要40多个小时,第一次坐长途车可能会有点兴奋,看着一路的风景,心情还不错,但如果变成每年往返,那就比较痛苦了,春运时票也比较紧张,要是抢不到卧铺,搞个硬座或无座,那就真的是“硬坐”了,那酸爽,保证难以忘怀。
二、生活习惯的改变。首先是作息时间上的,因为新疆与内地相隔两个时区,因此有2个小时的时差,内地已经上班了,新疆还没起床,内地下班了,新疆还在上班。其次是饮食,虽然在喀什也有各地风味的饭店,但生活在这里肯定会经常吃本地的饭菜,新疆饮食是比较偏辣的,以面食为主,吃羊肉比较多。最好就是语言上的,喀什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,他们主要讲少数民族语言,虽然不少人也会讲普通话,但你工作生活中肯定避免不了与不会讲普通话的人接触交流。
三、工作强度的适应。新疆的工作任务比较重,公务员和教师的工作强度是远远高于内地的,节***日、周末加班非常普遍,对你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较大的考验,如果准备来的话,要提前给自己打个“预防针”,不要到时候适应不了,整天向家里诉苦,总之一句话,来新疆要做好吃苦的准备。
谢谢邀请,本人就知道的间单的回答,新疆喀什是很古老的的城市,古称疏勒,在那里有悠久的历史,***尔族居多,解放后发展很快,特别是改革开放开放后,日新月异,变化很大,成为新疆的对外开放城市。
喀什地区古迹很多,解放后,人民生活提高的很快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四十年时间,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复覆的变化。
现在是新疆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,在那里支教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异,只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就行。因为当地维族据多,信奉***教,所以要尊重他们的信仰。
在历史上,这里就是一个开放城市,人民见多识广,民风淳朴,对外来游客热情,现在党中央维护新疆的稳定政策下,内地经济支援下,人民生活逐步提高,能来这里支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自2001年1月1日起,国内正式实施“艰苦边远地区津贴”。“艰苦边远地区津贴”是指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务员,额外消耗和特殊支出的补偿,并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、海拔高度及当地物价的因素确定。喀什作为四类地区,所以尚属于“艰苦边远”地区,其实说边远是实情,艰苦倒也不至于。2010年,喀什经济开发区成为中国第六个经济特区,也是中国内陆的第一个经济特区。
喀什经济特区辖1市11县分别为:喀什市、疏附县、疏勒县、英吉沙县、岳普湖县、伽师县、莎车县、泽普县、叶城县、麦盖提县、巴楚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也在其境内。
再穷也不能穷教育,再苦也不能苦孩子。喀什地区对于教育的态度可见一二,喀什属于双语地区,所以掌握双语促成双语教育较为提倡(具体在收入上也有补贴),喀什的常驻民主要为***尔族,所以学习***尔语,特别是前往下辖县乡支教十分有必要,同时,作为四类地区的喀什,对优质高效的“师资力量”需求甚大。所以语言将是喀什支教的敲门砖。
所以初到喀什支教的人,连同补贴月薪在4000元左右,至于户口和住房,都有支教年限和教师等级的界定,但只要发挥了应有的贡献,喀什不会亏待每一位有爱的支教青年,新疆也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前来支教兴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