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如何度过70岁以后的衰老岁月?
人过七十就会衰老到什么都干不了,就只能坐吃等死吗?并不是,这些高龄老人就用实际行动,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:
在医学界,钟南山临危不惧,84岁再次披挂上阵,冲到抗击***肺炎疫情的第一线;屠呦呦淡泊名利,从未放弃自己热爱的生物学研究,90岁仍然追求精益求精;吴孟超救人无数,***岁退休当天还像往常一样认真地查房……
在农业界,袁隆平无私奉献,在田间地头奔波到老,一生致力于中国杂交水稻事业,90岁还为『让所有人远离饥饿』的毕生梦想而奋斗不息……
在商界,褚时健大起大落,66岁成为“中国烟草大王”,71岁被判无期而锒铛入狱,83岁出狱再次创业成为“中国橙王”;任正非历经坎坷,43岁才创立华为,75岁亲自出马顶住外部压力力挽狂澜,为中国企业树立榜样……
这些老人就是最好的答案,告诉我们“该如何度过古稀之年的衰老岁月”:
看到钟南山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曾连续两个多月奔波于全国多地,看到他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上台领奖,你敢相信这位老人已是84岁高龄吗?
人过七十古来稀,能活过70岁已经是非常***了,不过现在生活条件改善,生活水平提高,能活过70岁的老人是很多的。
其实是很多老人注意保养身体,还是很棒的,我隔壁的。一对老夫妻70多快到80岁了,身体还非常棒。
家里种了很多花,还养了小猫小狗孩子找的是大城市工作嘛,只有过年才回来探望。
这对夫妻的丈夫前两年摔倒,站不起来了,只能坐着,然后他妻子一直帮他康复,起先是坐在轮椅里,他妻子推着他天天去外面散步。
后来他妻子搀扶着他,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慢慢挪动,前两个月我看到他丈夫能够甩开妻子,不用拐杖自己走了,这也是长期坚持的结果,如果一开始就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,没有信心,躺在床上等死,那就不可能恢复的这么好。
夫妻和睦,夫妻感情深是非常重要的,70岁的老人,如果有另一半还陪伴着自己,那是非常幸福的,老人主要是身体保养好,生活质量好一点,是可以很幸福的。
儿女的事,不要事事操心,该放手就放手,他们好不好过,幸不幸福不是自己操心的事,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。
无欲无求,知足常乐,心胸开阔,不为小事担心生气,保持健康的心态,每天愉快的对待人和事,70以上的老人同样可以活得精彩而幸福。
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70岁的老人同样可以出去旅游,我曾经见过80岁的老人结伴而游,而且现在坐飞机还是高铁都是很舒适的,又快速又舒适。
在一天之内来回几千公里,那也是很正常的,只要身体允许多出去走走,多呼吸新鲜空气,经常到树林花丛中走走看看,那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。
人不要太懒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,学习多种兴趣爱好,对金钱名利,不要过于斤斤计较,那些都是过眼烟云,没有什么好怀念的,身体好才是最大的资本,有个好身体,才能活得更久,成为最后的赢家。
七十岁后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虽然逐渐衰老了,但精神世界却不应该衰老,而是更丰富了。因为他有时间,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我今年八十岁了,夫妻二人退体后生活过得更充实了,上老年大学,学书法,绘画,学习诗词,中医保健等,前几年到国内外旅游,看看外面的世界。平时生活比较规律,早上起床后,小区里活动一下,中午小睡,白天看看电视,玩玩电脑,手机,头条新闻喜欢看,晚上看一下新闻联播,国家大事还是要关心的,晩上早点睡。
子女有空来看看我们,他们的事,尽量不管,也管不好,有代沟,特别对第三代的事,管不好反而生气。
75岁后体能,智力不能跟以前比了,但只有调正好心态,知足,勇敢面对,还是能很好的生活下去的,因为社会不会抛弃,遗望我们这一代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