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学校的建筑都有哪些神奇的故事?
时间:高二(2000年)
地点:教学楼→二(1)班→窗户
80后的我们,相对现在的高中生,我们属于保守派,只能把喜欢某人放在心里,永远不会对她(他)亲口说出来。因此暗恋也成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青春的。
不知道,什么时候开始,窗户变得不一样了。也许是高一的懵懂→高二的情犊初开 的转变,让我们本能产生了这种奇妙感!
此时,座位靠窗户旁边的阿郜,正在思考着如何解答这道数学题……
不知什么时候,从窗户外挤进来一阵熏衣草的清香味,阿郜第一个灵敏的捕捉到这种味道,让人如痴如醉,阿郜不由自主的朝窗外看去,一位扎着双马尾辫的女生,从窗外飘过。阿郜口中,说出了一个数字“还是22”。“什么意思?”旁边的同桌问道。
阿郜:“她用了22步,把我们的教室走完了。”
“神经病,观察这么仔细,是不是……”
阿郜笑而不语。
有一晚我在学校宿舍里睡觉,不知怎么地我就惊醒了,看见窗外怎么有光射进来?窗外分明是一堆堆的坟地啊?我起身抬头一看:唉哟妈呀…有人在那里挖坟装骨,吓死宝宝了…吓死宝宝了,好在宿舍还有其他人,要不然我指不定要吓尿了。知道我为什么那么怕吗?一个月前我们学校就有一个女的跳楼***了,本来跳楼***没有什么可怕的,主要是我见了她的脸,面目全非、十分睁眝呀!
我今年66了,在我上小学的时候,学校的教学楼是苏式建筑,教室是阶梯式的,课桌是苏式的,桌椅是连体的,桌面是可以反面的。一个教室大概能有三四十个学生,老师讲课,学生在台下都能看的是一清二楚的。现在都觉得时的教学,很人性化,利于孩子的学习,不像现在的教室,都是平的,桌子腿椅子腿都是铁的,倒是耐用了,总感觉不如苏式教室那么人性化。现在的老师好像也不如那时候老师的责任心强,那时孩子捣蛋过分,或者学习差的时候,老师会经常家访,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学习成长,所以老师都能够认识很多孩子的家长。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的孩子家长愿给老师送礼的现象,大家都很纯洁。那时孩子上课捣乱过分的话,老师会体罚:用教杆打手或者用粉笔头砸过来,或者让站到教室的后边罚站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是美好的回忆。那时候的寒暑***,学校对孩子全部都是开放的,而且学校组织了很多的活动,比如读书、打枪、踢球什么比赛一类的,现在都觉得童年是很幸福的。而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,可是他们也很累,学习负担重了,还要上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,把孩子搞得也很疲惫。
十七岁上大学,学了五年医学,本是***防护专业,却因是卫生部直属院校,不能跨部(国家部委)分配。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,国家哪个部委都急需人材。结果专业知识没用上,自己也感觉很遗憾。
不过,如今回忆起大学的建筑群,五年生活学习的地方,已经化为魂牵梦绕的精神故乡。
尤其是大学的建筑群,可以用奢侈来形容。日本侵华的伪满州国的八大部,我校就占了五个—校本部、附属三院、校基础医学部、附属一院以及预防医学部 ,它们分别是伪满***的司法部、经济部、***院、军事部和交通部。
它们均座落在美丽的新民大街两侧,
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,大街两侧的丁香花,低调含羞却芳香四溢,大学是多么美好的时光,青春无忧,情窦初开,世界的大门正在徐徐向你打开,好像这个世界等你已经很久了,正等待着你为它绘制新的蓝图!
我校的建筑群其实回忆起来其实并不那么美好,它曾是外族侵略的罪证,我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羞辱印记。
不过,美好也好,羞辱也罢,历史就是历史,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忘历史,珍惜当下,做一个不忘本不忘祖先的好儿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