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全文?
西方没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全文。黛可代画眉之墨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传统化妆品,用于描绘眉毛。在西方文化中,没有类似的产品或文献。然而,西方有各种化妆和美容产品,用于修饰眉毛和其他面部特征。
《红楼梦》第三回中,宝玉给黛玉送字时,曾说:“《古今人物通考》上说:‘西
方有石名黛,可代画眉之墨。’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,用取这两个字,岂不两妙!”
宝玉这么一说,探春听了后,是笑道:“只恐又是你的杜撰。”而书中宝玉却笑道:“除《四
书》外,杜撰的太多,偏只我是杜撰不成?”
很多读者认为,这一段宝玉所说,确实是杜撰,宝玉说的“偏只我是杜撰不成?”是一个肯定的 反问句。其实,宝玉这段话还真不是杜撰。
据各种资料记载,在南北朝前,女性画眉的主要是用俗称叫做“黛”的天然石墨。直到清明代,还有女性在用天然石黛画眉。在清初的《艺林会考》记载“今广东始兴县溪中出石墨,妇女取以画眉,名画眉石。”
而在《一统志》、《日下旧闻考》中更是记载“原宛平西斋堂村,产石黑色而性不坚,磨之如墨,金时宫人以画眉,名曰眉石,亦曰黛石。”
那宝玉所说“西方”又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,在人们使用天然石墨后,慢慢又发现了人工石墨的制作方法。人工黛石在制作中加入香油、檀香等,制成后,散发出幽香。使用的时候,用专门的黛砚用水化开,如墨一般使用。
然而,石黛的兴盛一直到南北朝时期。到了隋朝,从西域开始传入更高档的画眉品,如“螺子黛”。李白在诗中写到“青黛画眉红锦靴”,青黛就是从西方来的青黑色颜料。
直到中唐时期,青黛逐渐被好的墨取代,不再流行。白居易曾作诗“小头鞋履窄衣裳,青黛点眉眉细长。外人不见见应笑,天宝末年时世妆。”
传统妆容种类?
古代妇女妆容主要是白妆和红妆两类,此外尚有很多其他的妆容~~
白妆(白妆)——女子居丧的妆饰;又,淡妆;素雅的妆饰。
白妆,就是不施脂粉 ,单以铅粉敷面~~日本艺妓的白妆就很典型,虽然~有点吓人。。。。
白居易 《江岸梨花》诗:“最似孀闺少年妇,白妆素袖碧纱裙。”
五代 马缟 《中华古今注·头髻》:“ 梁 天监 中, 武帝 诏宫人梳回心结,归真髻。作白妆青黛眉。”
红妆(红妆)——女子的盛妆。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,故称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。” 元稹《瘴塞》诗:“瘴塞巴山哭鸟悲,红妆***歛啼眉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二回:“这好似醉朱颜,羞晕生;这好似褪红妆,残梦醒。”
红妆,唐代最为流行的面妆,其中最艳者是“酒晕妆”。不分贵贱,均喜敷之。这种妆是先施***,然后在两颊抹以浓重的胭脂,如酒晕然。《妆台记》“美人妆,面既敷粉,复以胭脂调匀掌中,施之两颊,浓者为‘酒晕妆’;淡者为‘桃花妆’;薄薄施朱,以粉罩之,为‘飞霞妆’。”
桃花妆:先抹*** ,再涂胭脂于两腮。所以双多呈红色 ,而额头及下颔部分则露出***的本色 ,多用于青年女子。
飞霞妆:先在面部涂抹一层胭脂,然后用***颊轻轻罩之,较适合老妇。
檀晕妆:在化妆前预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,使之变成檀红(粉红色),然后直接涂抹于面颊,多用于中年以上的妇女。